藝術總監及指揮-石信之博士

石信之備受音樂家和樂評人推祟,譽為現代最傑出指揮家之一。他平易近人的個性及剛柔並濟的指揮風格,深得世界各地音樂界愛戴。
石信之獲獎學金進入三藩市音樂學院深造,師承李路爾和賴本樂學習指揮,1971年以優異成績在三藩市音樂學院畢業,隨即獲邀任日本沖繩島指揮 (上地昇舞蹈交響組曲)的世界首演。這場音樂會是日本音樂界盛事,石氏當時的演出非常成功。獲得指揮家兼作曲家芥川也寸志賞識,邀請前往東京在東京交響樂團及新交響樂團出任其指揮助理。1973年,石氏在東京舉行的民音全國青年指揮家大賽中獲季軍獎。
翌年,石氏移居紐約,受教於馳名世界的維也納指揮家卡路班比路。他鼓勵石氏赴歐洲跟隨名師深造,包括柏林的尼古拉馬高、巴黎的馬其教授及來自羅馬、米蘭的法蘭高法黑拉等。其後,石氏在國際指揮比賽中奪得多個獎項,包括在柏林舉行的卡拉揚指揮大賽、意大利的聖利摩歌劇院指揮大賽等。
1976年,石信之初次在香港執棒,擔任香港管弦樂團指揮,並隨即應聘為客席指揮,定期為樂團執棒,為期五個樂季。自此石氏的聲名遠播,於1978年初在台灣執棒,應邀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深受台灣樂迷歡迎。他更是在台灣演出的首批海外華裔指揮家之一。
石氏對推動中樂不遺餘力,亦是為中國管弦樂灌錄一系列唱片的首批指揮家之一,曾與東京交響樂團合作灌錄唱片。1982年,他和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及日本群馬交響樂團合作灌錄《梁祝協奏曲》。這張膾炙人口的唱片為石氏贏得其首張白金唱片的殊榮。其後,他與香港管弦樂團亦有合作灌錄其他中國管弦樂唱片。
石信之於1983年獲紐約州立大學頒授指揮碩士銜。翌年,石氏為北京中央樂團及上海交響樂團擔任指揮,成績斐然,是首位應邀為這兩個樂團執棒的海外華裔指揮家。翌年,他初次在中央歌劇院指揮由意大利著名舞台總監芝奴比基製作並在中國首演的歌劇《小丑情淚》 及《贊利史基基》。
石氏與香港管弦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與莫斯科交響樂團在「馬可勃羅」旗下的鐳射唱片公司,灌錄過至今還是最暢銷的白金唱片《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彩雲追月》、《流金歲月》等幾十張唱片,更獲美國國際音響雜誌的好評,並譽為全球最暢銷指揮家僅次於柏林管弦樂團的卡拉揚。
2011年,石博士帶領匈牙利交響樂團於維也納金色大廳巡迴演出,更於2014年邀該團訪港演出,深獲好評。於2017年石博士在美國東岸指揮當地樂團作巡迴演出,又於2018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巡迴指揮。
助理指揮-何炳鑫

何氏自小聲音柔和,歌唱藝術讓他的聲音變得很不一樣。早年的合唱訓練啟發了他修讀香港演藝學院的(榮譽)學位,主修聲樂表演。他曾獲成龍慈善基金會獎學金、聲樂獎學金及賽馬會歌劇培訓計劃等獎學金;曾與Gillian Sullivan、饒嵐、柯大衛及Peter Lally等老師研習聲樂。
何氏常為香港音樂劇藝術學院、香港合唱團有限公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唱團、葉氏兒童合唱團、香港演藝學院演藝進修學院及多個中小學擔任導師、指揮及伴奏。他曾於2010年為民生書院舊生會合唱團於香港及馬來西亞之演出分別作指揮及伴奏。他亦常推動當代無伴奏合唱之發展,參與本地及國際表演和交流。
鋼琴伴奏-黃晉熙

鋼琴家 | 指揮 | 作曲家 | 鋼琴伴奏 | 音樂教育家
香港全人文化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香港波蘭文化節音樂講師
悉尼大學音樂系碩士
香港演藝學院鋼琴演奏學士
莫莉•麥考里紀念全額獎學金獲獎者
黃氏活躍於鋼琴演奏,音樂教育,比賽交流及音樂產業等多項專業領域。作為鋼琴家,黃氏長年與指揮大師石信之博士、香港合唱團、VTC交響樂團以及香港新愛樂交響樂團等樂園合作,以獨奏鋼琴家及協作鋼琴家身份於香港、汕頭、深圳、佛山及廣州等地作巡迴演出。除此之外,黃氏同時亦是HKCS香港全人文化及的創辦人,除了為廣大愛樂人士提供高質數音樂場地及錄音服務外,亦透過舉辦比賽及音樂製作計劃協助年輕音樂家盡展所長。
⿈氏早年演奏足跡遍及美國、奧地利、澳洲及香港等地,並以卓越的技術,豐富深入的演譯和靈活多變 的⾳色見稱。 黃⽒於悉尼的鋼琴協奏曲比賽奪冠後,旋即獲傳奇指揮家leonard Berstein 弟子 — 著名 美籍指揮家 Eduardo Diazmuñoz 邀請,於2018年與當地樂團演出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兩場演出均全院滿座,大獲好評。 回港後⿈氏積極投入演出及音樂教育⼯作,其貢獻備受各界肯定。